本故事由张家界国际大酒店计调部经理邹璐讲述。
她是个苦命、坚强、懂事的好女孩,而病魔太无情——
舒红玉今年15岁,是桑植县利福塔镇岩屋口村舒家坪组人,就读于该镇八一希望中学初一114班,非常优秀。一岁时,母亲便带着遗憾过世,是奶奶用饱经沧桑双手将她带大。而今,同龄人正在学校里快乐的学习,或者在父母怀里撒娇。她却远离了相亲相爱的伙伴和熟悉的课本,裹着被褥孤独地躺在木板房的地上。父亲舒继平拉开了屋顶那盏5W灯泡,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们看到了这个家一贫如洗——三间灰褐色的木板房,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而躺在地上的这个女孩如纸一样的苍白和孱弱。当小红玉67岁的奶奶干瘪的嘴中艰难吐出“白血病”三个字时,眼中的浑浊和迷惑又加深了一层,她至今都不愿相信,平时争着抢着洗衣、煮饭、扯猪草,成绩名列全校前十名的乖孙女儿,怎么就得了白血病呢?
医德至上,医院二话没说,先治病——
2009年6月9日,舒红玉在教室里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班主任蒋生财见她脸色苍白,立马让班长王璞和几位女生陪她去医院检查。揣着王璞母亲给的100元钱,他们坐车去了桑植县民族中医院。在医院里,医生告诉她们,小红玉的病很严重,要多准备一点钱,还要把家里的大人叫过来。医生的话让这群女孩全慌了神,当时她们吓得抱头痛哭。桑植县民族中医院在做了骨穿检测确定其患上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白血病前期病变后,当即决定留院救治。
次日,舒红玉病情急剧恶化,出现了呕血、便血、流血以及高烧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失血过多导致她昏迷不醒。
病情紧急,需马上输血抢救!但本县血库A型血告罄,医院领导紧急动员,一声令下,11名符合输血条件的医务人员纷纷要求为其献血。在血源依旧紧张的情况下,医院连夜向市中心血库、常德市中心血库、省中心血库联系,凌晨从常德市血库调来了10个单位的A型血。医院特事特办,“先救命,后付费”,在尚未交齐住院费的前提下,全院医护人员募款上千元钱给小红玉,该院内二科主任钟鹏飞医生更是连续两天一晚坚守在岗位上,密切关注着舒红玉的病情。
别怕,大家都在你身边——
小红玉患病的消息不胫而走,八一希望中学的老师和同学半天之内捐出了3500多元钱,远亲近邻东家100、西家80地送来了近万块钱。在郴州挖煤的父亲舒继平马上找工头结算了工资,揣着半年所挣的3000元工钱赶回家,已嫁到重庆的姑姑也回到桑植,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小红玉和年迈老人的责任,在景区做生意的姨婆也为其奔走,呼吁爱心人士与媒体关注舒红玉……。张家界国际大酒店团委在得知小红玉病情后,立即赶往医院看望小红玉,并在酒店内组织了一次献爱心活动,所有员工在得知消息后,慷慨解囊,恨不得立即就把小红玉从病魔手中抢回来。
父亲给她准备了棺材,弟弟捐出了10元“巨款”——
然而,在强大的病魔面前,这一切是那么微不足道。
20万元的医药费对这个贫困家庭而言太过沉重,而找到骨髓移植配型的希望又十分渺茫。6月19日,昏迷了10天的舒红玉奇迹般的醒来,而他的父亲却不得不做出无奈的决定:停止治疗,回家观察。那天,他花钱雇了一辆车,车上躺着他正值花样年华却被病魔无情折磨的女儿,还有他借钱买来的棺材和寿衣。几个本村的乡亲来搭手帮忙,揩着眼泪替这个乖巧听话的女孩惋惜。
刚回到家,突然有个像泥鳅一样的小男孩冲进人群,痛哭着用脚踢、用手打那新买来的棺材,声嘶力竭地叫道:“你们把姐姐带回家来干什么?是不是治不好了?还是没有钱治病了?我这里有钱,你们快把他送到医院去!”
他满脸泪水,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币,是他仅有的一笔“巨款”——10块钱。
那个小男孩,是舒红玉7岁的堂弟舒承江。此时,他就站在舒红玉躺着的屋子隔壁,用手指抠着那架棺材,背对着大家嘤嘤地哭。当我们问他时,他边哭边告诉我们:“你们把它卖了吧,我不要姐姐死,我不要姐姐死!”舒红玉头顶的木板墙壁上,用粉笔写的“数学90以上,语文90以上,英语90以上……总分570以上”的字样还依稀可见。
小红玉不想放弃——
“病魔折磨着我,摧残着我,我对它竟毫无办法。生活如此美好,我是多么希望生活还可以这样继续下去,继续和我的同学一起学习。”
这是她得知自己病后写在作业本上的那封求助信。
“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家庭、一个令人心碎的小女孩。在救助她的这时间里,同样令人动容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太多的好心人,都可以向小红玉伸出双手。他们不会、也不能看着小红玉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但是他们的力量太单薄了。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评选活动的媒体宣传平台,尽可能的让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在此,我代表张家界国际大酒店全体员工,呼吁大家都来关心小红玉,挽救这个不该凋落的小生命”,邹经理在最后对记者这样说。记者也想对所有看过这篇报道的人说,希望你能转告你身边的人,付出你的爱心!